开题报告写作指南:从零开始构建研究框架

 

开题报告写作指南:从零开始构建研究框架

好的开题报告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

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步,也是决定论文方向的关键环节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开题报告各部分的写作技巧,帮助你构建扎实的研究框架。

开题报告的逻辑结构

一个完整的开题报告应回答三个核心问题:

  1. 准备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?(问题提出)

  2. 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?(研究意义)

  3. 准备怎样去研究这个问题?(研究方案)

问题提出:找到研究的切入点

常见写法: 由某一现象、事件引发思考、追问进而提出研究问题。

替代方案: 有些学位论文不写问题提出,而写研究缘起(选题缘由),这个相对好写。

问题提出的逻辑:

  • • 主题很重要(展开论述)

  • • 在该主题中,B是关键(展开论述)

  • • 而要解决这个关键,必须要研究C问题(论述)

  • • 于是选择C问题进行研究

研究意义:论证研究的价值

理论意义写法:

  • • 通过研究发现,A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某种现象,于是你修正了A理论,提出了B理论

  • • 本研究基于xxx理论,梳理xxx发展历程,构建了xxx模型

  • • 在某种理论的基础上,提出新的认知或观点,丰富并扩展该理论

实践意义写法:

  • • 就某一领域实践活动的未来发展而言,该研究有价值

  • • 就某一领域当下的实践活动而言,该研究有价值

  • • 就某一领域实践活动的改进而言,该研究有价值

写作时不建议机械地从理论意义、实践意义两个方面来写,建议有什么写什么,提炼出两到三个小标题并展开论述。

文献述评:站在巨人的肩膀上

文献述评不是简单罗列文献,而是要对现有研究进行批判性整合。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。

文献述评的常见问题:

  • • 不扣题

  • • 文献陈旧

  • • 逻辑混乱

  • • 不评或乱评

核心概念界定:学术讨论的起点

为什么要界定核心概念?

  • • 核心概念是学术讨论的起点

  • • 核心概念是学位论文的基点

  • • 核心概念是建立分析框架的基础

界定方法:

  • • 完全接受现有解释中的一种

  • • 部分修改现有解释

  • • 给出全新解释

建议核心概念界定要说清楚它是什么(内涵),包括什么(外延)。

研究方法:不要超过三种

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法不要超过三种,除了历史研究之外,文献分析都不算一种研究方法。研究方法层次有许多,包括方法论、理论路线、搜集资料的方法、分析资料的方法,具体应咨询导师。